2000多年以前,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茶文化的搖籃:巴蜀。而真正的茶道:興于唐而盛于宋。飲茶方法歷史上的四次大的演變:1、煎飲法;2、羹飲法;3、研碎沖飲法;4、全葉沖泡法。 從網上給你找了一段文字,有興趣可以看看:在唐代陸羽所著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《茶經》中,“茶具”指采茶、蒸茶、成型、干燥、封藏和記數(shù)的工具,而“茶器”則指生火、煮茶、烤茶、碾茶、量茶、盛水、取水、濾水、分茶、盛鹽、取鹽、飲茶、盛貯、清潔和陳列的用具??梢娞拼摹安杈摺迸c現(xiàn)在的茶具基本上沒有關系,而唐代的“茶器”中的一部分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茶具。 唐代對“茶具”、“茶器”的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,蔡襄在寫《茶錄》時仍然稱飲茶器具為“茶器”。到了南宋,審安老人寫《茶具圖贊》時,才將以往被稱作“茶器”的飲茶器具改稱“茶具”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 中國的茶具,從遠古到唐宋時期,是產生和完備的過程;從唐宋時期到現(xiàn)在,則基本上是在逐漸精簡,即從采茶、制茶、貯茶、烹茶、飲茶等器具皆備,發(fā)展為以飲茶器具為主。茶具的這個發(fā)展規(guī)律與數(shù)千年來中國飲茶方式的幾次演變,即煎飲法--羹飲法--沖飲法--泡飲法,密切相關。 煎飲法是最早的飲茶方法。原始社會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,便采食茶葉。這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,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、香、味,所以還不能算飲茶。而當人們發(fā)現(xiàn)茶不僅能祛熱解渴,而且能振奮精神、醫(yī)治多種疾病時,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。煎茶汁治病,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。羹飲法是飲茶的第二個階段。從春秋戰(zhàn)國至兩漢,茶從藥物轉變?yōu)轱嬃稀.敃r的飲用方法,正像郭璞在《爾雅》注中所說的那樣,茶“可煮作羹飲”,也就是說,煮茶時,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作料,煮做粥狀。到唐代,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。在煎飲法和羹飲法這兩個階段中,農業(yè)文明色彩濃郁,中國茶文化尚未形成,采茶用具比較重要,煮茶、飲茶的器具則多與食具混用。由于茶具處于產生和緩慢發(fā)展階段,所以茶具文化處于朦朧階段。 沖飲法是飲茶的第三個階段。研碎沖飲法大致出現(xiàn)于三國時期,唐代開始流行,宋代興盛。三國時期魏國的張揖在《廣雅》中記載:“荊、巴間采葉作餅。葉老者,餅成,以米膏出之。欲煮茗飲,先炙令赤色,搗末,置瓷器中,以湯澆覆之,用蔥、姜、橘子 máo之。其飲醒酒,令人不眠?!边@里說得很明確,當時采下的茶葉,要先制成餅,飲時再加以炙烤,搗成末,沖沸水。這與今天飲磚茶的方法基本一樣。但這時以湯沖制的茶,仍要加蔥、姜、橘子之類拌和,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沖飲法過渡的痕跡。到唐代,陸羽反對在茶中加入其他調料,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。只是在煎茶時要加鹽,但要求“不奪茶味”。純用茶葉沖泡,被唐人稱為“清茗”。到宋代,便以飲沖泡的清茗為主,羹飲法除邊遠之地外已很少見到。從唐人時興的“煎茶法”到宋人時興的“點茶法”,也可看出研碎沖飲法逐步確立的過程。成熟的沖飲法涉及采茶、制茶、貯茶、烹茶、飲茶等復雜程序,茶具自然繁多,而且分工很具體,使用很講究。至此,茶文化和茶具文化已經形成,并達到了一個高峰。 泡飲法是飲茶的第四個階段,可叫做全葉沖泡法。此法專采春天茶樹的嫩芽,經過烘焙之后,制成散茶,飲用時用全葉沖泡。散茶品質極佳,飲之宜人。炒青綠茶自唐代已有,至明代,制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,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。這與今天流行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。泡飲法強調飲茶過程本身的功能,以往沖飲法時的茶具自然省去了很多。泡飲法逐漸流行的過程,是中國茶文化和茶具文化逐漸走向深入的過程。 歷史地看,從遠古到唐宋時期茶具的產生和逐漸完備,是社會進步的反映;唐宋時期茶具的繁復,是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(fā)達的反映;唐宋以后茶具的逐漸精簡,則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、生活節(jié)奏越來越快、生活方式越來越便捷、飲茶行為越來越普遍、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的結果,同樣是社會進步的反映。
天天整茶?啥時候人到?再不來就黃太難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