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:張衡、袁天罡、僧一行、郭守敬、蘇頌、梅文鼎
醫(yī)學:葛洪、華佗、扁鵲、張仲景、孫思邈、李時珍、王清任
數(shù)學:劉徽、祖沖之、梅文鼎
地理:裴秀、酈道元、徐光啟
科普類(綜合型):沈拓、宋應星
發(fā)明家:墨子、蔡倫、諸葛亮、畢升
農學家:賈思勰、王禎
1、張衡(公元78—139 年),字平子,南陽西鄂人(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(zhèn)夏村),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,創(chuàng)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,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——候風地動儀,還制造出了指南車、自動記里鼓車、飛行數(shù)里的木鳥等等.張衡共著有科學、哲學、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,其中天文著作有《靈憲》和《靈憲圖》等.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,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(huán)形山命名為“張衡環(huán)形山”,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“張衡小行星”.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:“如此全面發(fā)展之人物,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,萬祀千齡,令人景仰.”
2.祖沖之(429 -500 ),字文遠,范陽遒(今河北淶水)人.杰出的數(shù)學家、天文學家和機械制造家.他在世界數(shù)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(л)值計算到小數(shù)點后七位,即3.1415926 到3.1415927 之間.他提出約率22/7 和密率355 /113 ,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,比歐洲早一千多年,所以有人主張叫它“祖率”.他編制的《大明歷》,第一次將“歲差”引進歷法.提出在391年中設置144 個閆月.推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.24281481日,誤差只有50秒左右.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,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(huán)形山命名為“祖沖之環(huán)形山”,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“祖沖之小行星”.
3.徐光啟(1562-1633年)字子先,號玄扈謚文定.上海徐家匯(今屬上海市)人,明末著名的科學家,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,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,終生從事研究天文、歷法、水利、測量、數(shù)學、農學,較早接觸并容納西方文化,有《農政全書入《崇禎歷書》和《幾何原本》等著譯,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