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明代茶具圖片大全
現(xiàn)代意義的茶壺,應該是始于唐代。茶具是和人們飲茶的方法分不開的,茶具是發(fā)展的是變化的。
1、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茶具是2070年前:
西漢 (公元前63年)王褒的《僮約》中有“烹荼盡具,已而蓋藏”的文字,這里的“荼”指的是“茶”、“盡”作“凈”解。說明當時飲茶已經有茶具了。
2、中國人明確記載使用茶具是在1700年前:
西晉左思(約公元250-約305年)的《嬌女詩》,其內有“心為茶荈劇,吹噓對鼎”。這里的“鼎”當屬茶具無疑。
3、明確有茶壺,應該是在唐代(包括五代)時:
到了唐朝(含五代),茶已成為日常飲料,開始講究喝茶的情趣,出現(xiàn)了茶藝(這是日本茶道的來源)。此時的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,開始注重茶具如何對茶的色、香、味進行保留和提高,開始欣賞茶具本身的藝術性?,F(xiàn)代意義上的茶具自唐代開始快速發(fā)展。唐代人把茶壺稱“注子”,其意是指從壺嘴里往外傾水。現(xiàn)在有些地方把泡茶叫“點注”,就是根據(jù)唐代茶壺有“注子”一名而來的。
4、到了宋代(含金、遼) ,飲茶方法出現(xiàn)變化,由過去的煎茶改為點茶(把茶葉碾成粉末狀,用沸水沖泡調制)。但基本延續(xù)了唐代的茶具形式,致使出現(xiàn)了點茶的瓶。瓶的功能大致等同于現(xiàn)在的壺。
5、元代的茶具是上承唐宋,下啟明清。
6、明代茶具,因為茶餅變成了茶葉,所以發(fā)生巨變:
明代開始,人們不再飲用茶餅,條形散茶在全國范圍興起,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,唐、宋時的炙茶、碾茶、羅茶、煮茶等器具成了多余之物,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種脫穎而出。明代對這些新的茶具品種是一次定型,因為從明代至今,人們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無多大變化,僅僅在茶具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。明代有創(chuàng)新的茶具當推小茶壺,有改進的是茶盞,它們都由陶或瓷燒制而成。
7、清代,茶的種類開始大發(fā)展:
除綠茶外,又出現(xiàn)了紅茶、烏龍茶、白茶、黑茶和黃茶,形成了六大茶類。但這些茶的形狀仍屬條形散茶。所以,無論哪種茶類,飲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。所以清代的茶具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(guī)范。
8、當代現(xiàn)代名目繁多,做工更精,質量上乘:
飲茶的方法沒有變化,但是開始追求茶具的品質,材料、樣式、做工等等,開始追求茶具的形式,貴的有如金銀茶具,廉的如竹木茶具,此外還有用瑪瑙、水晶、玉石、大理石、陶瓷、玻璃、漆器、搪瓷等制作的茶具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所以,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茶壺,應該是始于唐代。
2. 明代茶具款式流行
時大彬紫砂壺老值錢了,時大彬是明朝人,在他那個年代他的壺就貴比黃金了。
流傳到今天,價位大概在千萬元級哦。3. 明代茶葉
在長久的歷史長河中,飲茶的方式千變萬化多姿多彩 。元明清時期出現(xiàn)--泡茶法。元朝的茶以散茶、末茶為主,明朝以葉茶(散茶)獨盛。明朝有綠茶、黑茶、花茶、烏龍茶、紅茶,清朝的茶品種繁多,門類齊全。
元明清時期飲茶除繼承五代宋時期的煮茶、點茶法外,泡茶法終于成熟。
4. 明代茶具圖片大全高清
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。
日出東南隅,照我秦氏樓。
殘云收夏暑,新雨帶秋嵐。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。
芳菲歇去何須恨,夏木陽陰正可人。
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
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殘云收夏暑,新雨帶秋嵐。
5. 明代茶具圖片大全大圖
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(1391)以后的事,據(jù)《野獲編補遺》記載:“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,上以重勞民力,罷造龍團,惟采芽茶以進。”由此“開千古茗飲之宗”,散茶于是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舞臺。
明代的散茶種類繁多,虎丘、羅岕、天池、松蘿、龍井、雁蕩、武夷、大盤、日鑄等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茶類,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羅后沖飲,其烹試之法“亦與前人異,然簡便異常,天趣悉備,可謂盡茶之真味矣!”陳師道記載了當時蘇、吳一帶的烹茶法:“以佳茗入磁瓶火煎,酌量火候,以數(shù)沸蟹眼為節(jié),如淡金黃色,香味清馥,過此而色赤不佳矣!”即壺泡法;而當時杭州一帶的烹茶法與蘇吳略有不同,“用細茗置茶甌,以沸湯點之,名為撮泡?!逼鋵崯o論是壺泡還是撮泡,較之前代更加簡便,而且還原了茶葉的自然天性。
由于茶葉不再碾末沖泡,前代流行的碾、磨、羅、筅、湯瓶之類的茶具皆廢棄不用,宋代崇尚的黑釉盞也退出了歷史舞臺,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鎮(zhèn)的白瓷。 屠隆《考般木余事》中曾說“宣廟時有茶盞,料精式雅質厚難冷,瑩白如玉,可試茶色,最為要用。蔡君謨取建盞,其色紺黑,似不宜用。”張源在《茶錄》中也說“盞以雪白者為上,藍白者不損茶色,次之”,因為明代的茶以“青翠為勝,濤以藍白為佳,黃黑純昏,但不入茶”,用雪白的茶盞來襯托青翠的茶葉,可謂盡茶之天趣也。
飲茶方式的一大轉變帶來了茶具的大變革,從此壺、盞搭配的茶具組合一直延續(xù)到現(xiàn)代。
茶壺在明代得到很大的發(fā)展,在此之前有流、帶把的容器皆稱之為湯瓶,亦謂偏提,到了明代真正用來泡茶的茶壺才開始出現(xiàn),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的不足,也大大簡化了飲茶的程序,受到世人的極力推崇。
雖然有流有柄,但明代用于泡茶的壺與宋代用來點茶的湯瓶還是有很大的區(qū)別,明代的茶壺,流與壺口基本齊平,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,壺流也制成S形,不再如宋代強調的“峻而深”。明代茶壺尚小,以小為貴,因為“壺小則香不渙散,味不耽擱,況茶中真味,不先不后,只有一時,太早則未足,太遲則已過,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,化而裁之,存乎其人,施于他茶,亦無不可。”
明代的茶具從材質上來講,以瓷器和紫砂為主。明代景德鎮(zhèn)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(fā)展,全國的制瓷中心轉移到景德鎮(zhèn),燒制的青花、釉里紅、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改進,而明代仿宋代定窯、汝窯、官窯、哥窯的瓷器也很成功,特別是永樂朝燒制的白瓷,胎白而致密,釉面光潤,具有“薄如紙,白如玉,聲如韾,明如鏡”的特點,時人稱之為“填白”,以“填白”釉燒制的茶盞,造型穩(wěn)重,比例勻停。高濂在《遵生八箋》中提到“茶盞唯宣窯壇盞為最。質厚瑩玉,樣式古雅,有等宣窯,印花白甌,式樣得中,而瑩然如玉,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;欲試花色黃白,豈容青花亂之,注酒亦然。惟純白色器皿為合最上乘品,余皆不及?!?這里提到的壇盞是指道教做法事時用到的供器,其中嘉靖皇帝在金箓醮事時用的壇盞最有代表性,其內底心通常用青花書“茶”字。
明代散茶的沖泡又直接推動了紫砂壺藝的發(fā)展。宜興位于江蘇省境內,早在東漢就已生產青瓷,到了明代中晚期,因當?shù)厝税l(fā)現(xiàn)了特殊的紫泥原料(當?shù)厝朔Q之為“富貴土”)紫砂器制作由此發(fā)展起來。相傳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發(fā)現(xiàn)的,他因經常與制作陶缸甕的陶工相處,突發(fā)靈感而創(chuàng)作了紫砂壺。據(jù)周高起的《陽羨茗壺系》載,紫砂器制作的真正開創(chuàng)者應是供春,供春是明正德年間的學仕吳頤山的家僮,吳頤山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,供春在一旁侍讀,聰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學習了紫砂制作技法,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壺,供春遺留下來的紫砂作品廖廖,但他卻是宜興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。
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、趙良、袁錫、時鵬,其后時大彬成為一代名手,其制壺“不務研媚而樸雅堅栗,妙不可思?!保驎r壺“大為時人寶惜”,當時就有人仿制時壺。時大彬后還出了不少名家,如李仲芳、徐友泉、陳用卿、陳仲美、沈君用等等,紫砂在明代得到極大的發(fā)展。
因紫砂土質細膩,含鐵量高,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,用紫砂壺來沖泡散茶,能把茶葉的真香發(fā)揮出來,無怪乎文震亨在《長物志》中提到:“茶壺以砂者為上,蓋既不奪香,又無熟湯氣?!币虼俗仙皦匾恢笔敲鞔耙院蟛鑹氐闹髁?。
6. 明代茶具特點
始于北宋。
1976年,宜興羊角山紫砂古窯出土,被認為宜興紫砂源自宋代的依據(jù)。宜興羊角山古窯址調查文稿曾指“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,盛于南宋,下限延至明代早期”,并引用北宋梅堯臣《宛陵集》指“……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華”、蘇東坡“松風竹爐,提壺相呼”,為其依據(jù)。1982年中國文物出版的《中國陶瓷史》曾斷定,“紫砂器”創(chuàng)始于宋代,至明代中期開始盛行。
宜興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藝和器皿造型、雕塑、繪畫、書法、文學、金石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,它始于北宋,盛于明清,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(fā)展階段:
1、自宋代延至明正德(約十世紀至十六世紀),為紫砂陶初創(chuàng)時期
1976年,宜興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殘器。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鑒定,這座紫砂古窯址的年代為北宋。1966年南京出土的吳經墓(明嘉靖12年墓葬)紫砂提梁壺一件,其紫砂造型,制作技法與羊角山宋窯殘器的拼復件對比,完全一脈相承。宋代詩人歐陽修、梅堯臣等的詩作中,也都有關于紫砂茶具的詩句,明正德年間,見諸文獻的記載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?!?/p>
2、明嘉靖至萬歷年間,是宜興紫砂的成熟時期
先有董翰,趙梁,元暢,時鵬"四大家",繼有時大彬、李仲芳、徐友泉"三大家"。其中以時大彬最負盛名。其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的制法,完全改用槌片、圍圈、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,是紫砂技藝上的一個飛躍。
3、明末至清代,為紫砂工藝的繁榮時期
明末至清雍乾年(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),紫砂工藝向裝飾紋樣,花樣圖案造型發(fā)展。明末項圣思所作"桃杯"(現(xiàn)存南京博物院),制作技巧精細,形象完善,結構纖密,可謂砂器瑰寶。這一階段最突出的代表為康熙晚期的陳鳴遠,作品以技巧和創(chuàng)意見稱。十九世紀早期紫砂風格有很大轉變,關鍵人物是仕子學者陳鴻壽(號曼生),他對紫砂陶藝的貢獻,是第一次把篆刻作為一種裝飾手段施于壺上。清道光,咸豐年間,杰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,作品選泥精練,造型深邃,技藝高超,開一代纖巧糜繁之風,贏得盛譽。
4、近代和現(xiàn)代,宜興紫砂到達鼎盛時期
從泥料質地到工藝流程,從紫砂科研到流派創(chuàng)新都有新的發(fā)展,名手有黃玉麟、裴石民、朱可心、顧景舟、蔣蓉、汪寅仙等。其中顧景舟的作品線條流暢溫順,氣勢渾厚磅礴,勘稱"壺藝泰斗"。歷代紫砂名人,利用宜興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,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,賦之予藝術和靈感,創(chuàng)作出富有民族、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的紫砂陶藝珍品。近年來,著名書畫藝術家劉海粟、李可染、唐云、程十發(fā)、韓美林等也都為紫砂作品自撰銘文,題詩作畫,并自創(chuàng)新款,使紫砂的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有了新的升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