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茶葉殺青可以蒸嗎
曬青綠茶:
曬青綠茶是用日光進(jìn)行曬干的。主要分布在湖南、湖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,云南、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(chǎn)。曬青綠茶以云南大葉種的品質(zhì)最好,稱為“滇青”;其他如川青、黔青、桂青、鄂青等品質(zhì)各有千秋,但不及滇青
古代人類采集野生茶樹芽葉曬干收藏,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,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。
2
/5
蒸青綠茶:
蒸青綠茶以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。唐朝時傳至日本,相沿至今;而我國則自明代起即改為鍋炒殺青。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,形成干茶色澤深綠,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“三綠”的品質(zhì)特征,但香氣較悶帶青氣,澀味也較重,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。由于對外貿(mào)易的需要,我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,也生產(chǎn)少量蒸青綠茶。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,產(chǎn)于湖北恩施;中國煎茶,產(chǎn)于浙江、福建和安徽三省。
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,是從公元8世紀(jì)發(fā)明蒸青制法的蒸青綠茶開始。
3
/5
炒青綠茶:
炒青綠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。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、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。長炒青形似眉毛,又稱為眉茶。圓炒青外形如顆粒,又稱為珠茶。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。長炒青的品質(zhì)特點是條索緊結(jié),色澤綠潤,香高持久,栗香濃郁,滋味醇厚,葉底黃亮。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、香高味濃、耐泡等品質(zhì)特點。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、香鮮味醇,如西湖龍井。
明代時(12世紀(jì))發(fā)明炒青制法,綠茶加工技術(shù)已比較成熟,一直沿用至今,并不斷完善。
4
/5
烘青綠茶:
烘青綠茶是用烘籠進(jìn)行烘干的。烘青毛茶經(jīng)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,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,少數(shù)烘青名茶品質(zhì)特優(yōu)。烘青綠茶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、尖形茶、片形茶、針形茶等。條形烘青,全要主要產(chǎn)茶區(qū)都有生產(chǎn);尖形、片形茶主要產(chǎn)于安徽、浙江等省市。
5
/5
其中特種烘青,主要有馬邊云霧茶、黃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汀溪蘭香、六安瓜片、敬亭綠雪、天山綠茶、顧渚紫筍、江山綠牡丹、峨眉毛峰、金水翠峰、峽州碧峰、南糯白毫等。
如黃山毛峰:產(chǎn)于安徽歙縣黃山。外形細(xì)嫩稍卷曲,芽肥壯、勻整,有鋒毫,形似“雀舌”,色澤金黃油潤,俗稱象牙色,香氣清鮮高長,湯色杏黃清澈明亮,滋味醇厚鮮爽回甘,葉底芽葉成朵,厚實鮮艷。
2. 茶葉殺青有幾個方法
茶葉日曬夜涼殺青最快最好。
3. 用蒸鍋殺青茶葉
把普洱茶餅弄散的方法如下:
1、用布包著在鍋里蒸一下(時間可稍長些),取出就可以用手弄散了。
2、用一個干凈的錐子, 從側(cè)面每隔幾厘米扎一下,然后剖開,再用手掰成小塊即可。普洱茶餅制作步驟如下:1、采茶,當(dāng)然是蕎木,青餅原料是相當(dāng)重要的。2、將采會的茶分解,把老葉子去了。
3、殺青,非常重要,把水汽排除,火溫在70-80度會最好。
4、揉茶,把苦水和一些梗梗拿走。
5、將茶曬干,稱為"曬青茶"。
6、在壓餅前,將茶蒸軟。
7、壓餅,用石磨壓餅即可。
4. 茶葉用蒸汽殺青需要多少時間
綠茶的殺青方式主要分為四種:蒸青、炒青、烘青和曬青。
一、蒸青。也就是綠茶在初制時,采用熱蒸汽殺青而制成的綠茶。蒸青綠茶的特征有“三綠”,即葉綠、湯綠、葉底綠。傳統(tǒng)蒸青工藝綠茶有恩施玉露等。日本生產(chǎn)的綠茶大部分屬于蒸青綠茶。
二、炒青。綠茶初制時,經(jīng)鍋炒(手工鍋炒或機械炒干機)殺青、干燥的綠茶。炒青綠茶有“外形秀麗,香高味濃”的品質(zhì)特征。有些高檔的炒青綠茶還有我們常說的”熟板栗“香。三、烘青。綠茶初制時,最后一道工序——干燥時用炭火或烘干機烘干。烘青綠茶的品質(zhì)特征是茶葉的芽葉較完整,外形較松散,湯色清澈明亮,滋味鮮醇,香氣清高。鮮葉原料細(xì)嫩的烘青綠茶易顯毫。四、曬青。綠茶初制時,最后一道工序——干燥時利用日光直接曬干。將茶葉曬干是最古老、最自然的干燥方式,曬青綠茶主要在中國的云南、陜西、四川等地還有生產(chǎn),分別成為滇青、陜青、川青。
5. 茶葉殺青蒸多長時間
十分鐘左右。
陳皮是由橙子皮經(jīng)過晾曬而成的一種調(diào)味品,在做煮肉時經(jīng)常被使用。陳皮晾曬過后,放在塑料袋中將其封閉,然后放在干燥的玻璃瓶中儲存,長時間后陳皮仍然可以保留其原有的味道。陳皮的保存最重要的是防潮防濕,否則會很快壞掉。
6. 茶葉殺青的四種方法
茶葉老葉殺青辦法,曬太陽一會兒,用篩子搖篩一陣,再曬一會兒,又用篩子搖篩一陣,這樣重復(fù)四至五次,就可殺好青了。
7. 茶葉殺青可以蒸嗎為什么
回答:微波具有穿透性及非熱效應(yīng),能快速升溫至茶葉的殺青及茶葉的烘干所需溫度,茶葉水分快速蒸發(fā),阻斷茶葉發(fā)酵的過程。注意:微波爐畢竟不是專業(yè)的炒茶設(shè)備,烘干功能較弱。在炒制過程中火候不太好控制,同樣是殺青、烘干的過程,如果不到位,炒好的茶葉很容易返潮,但如果微波爐炒的時間長,茶葉也容易焦掉。
8. 茶葉殺青后可以曬干嗎
茶葉越干燥,越能保持其品質(zhì)不變,所以無需處理
9. 茶葉先殺青還是烘干
茶葉殺青的兩種方式
有機械殺青和手工殺青兩種,目前以機械殺青為主。
1、機械殺青
機械殺青,適于大批量的生產(chǎn),只需一次炒、揉。鍋溫300—350℃。掌握多悶少揚,高溫,快速短時,小鍋的原則,炒2—3分鐘,至適度起鍋揉捻。
2、手工殺青
分初炒和復(fù)炒兩次。初炒,鍋溫240—260℃,投葉量1.5左右。青葉下鍋,先悶炒,待葉溫上升,即揚炒。采取多悶少揚,炒勻炒透的原則。翻炒的快慢,視葉子受熱程度靈活掌握,做到看青炒青。含水量較少,葉片較薄的奇種以悶炒為宜,火溫宜低,時間宜短些。葉子肥大含水量較高的水仙應(yīng)采取高溫悶揚結(jié)合的方法,時間宜長些。
一般趁熱揉捻,揉后進(jìn)行第二次殺青,又叫復(fù)炒。復(fù)炒鍋溫200—240℃。將初揉葉撒在鍋內(nèi)悶炒十幾秒鐘,炒到燙手時起鍋,進(jìn)行復(fù)揉
殺青的適度標(biāo)準(zhǔn): 殺青到葉子變軟,富有粘性,葉色轉(zhuǎn)暗,發(fā)生清香,無青臭氣,失水約15—22%時,即為適度。
10. 蒸茶殺青如何操作
龍珠白茶多選用一芽二葉或三葉為原料,制作時先將茶葉蒸軟、分勻,再用潔凈的棉布包裹,純手工揉捻成團(tuán)狀,最后再進(jìn)行自然陰干。
龍珠白茶的制作方法步驟
1、茶葉勻稱(個人喜好茶葉克數(shù)不等1-20克拿純棉布包裹)
2、蒸汽(可以用電飯煲全封閉保持只一個出氣孔)
3、蒸茶(棉布包裹好的茶葉)放置蒸氣出口將茶葉蒸軟
4、揉捻把茶葉揉圓即可
5、自然陰干(白茶曬干毛茶會變色,烘干容易變味,甚至可能變成綠茶,所以必須是陰干)
11. 需要用到殺青方法加工的茶葉
綠茶殺青適度的標(biāo)準(zhǔn)為葉色由鮮綠變?yōu)榘稻G、葉質(zhì)柔軟、略有黏性,梗可彎曲而不斷,緊握則成團(tuán),且略顯彈性,青氣消失,略帶茶香(清香),其次對于大宗綠茶加工,要求殺青葉的減重率在30%~40%,含水率為60%~62%為殺青適度,名優(yōu)茶加工,殺青葉含水率以55%~58%為適度。